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后经不断扩建,编钟馆、楚文化馆、新馆综合陈列馆相继建成,形成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具有浓郁楚风,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的宏伟建筑群。 湖北省博物馆以往的门券很一般,直到近年才推出一套6枚马踏飞燕邮资券,让人耳目一新。其图案出自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春秋战国时期藏品。 藏品之一是彩绘木雕小座屏(战国),全器共雕凤、鸟、鹿、蛙、蛇、蟒等55个动物。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 
藏品之二是鹿角立鹤(战国),是为吉祥动物,是一种沟通人、神的灵媒。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藏品之三是曾侯乙编钟(战国),打击乐。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藏品之四是人骑骆驼灯(战国),实用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一件精致的工艺品。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
 藏品之五是尊盘(战国),酒具,通体展示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完美的铸造工艺。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藏品之六是越王钩践剑(春秋晚期),历2400余年不锈且刃口锋利,为现代制造业所叹为观止。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
 这套券还没有来得及逐一售出,就迎来了2008年的全市文博场馆的免费浪潮。因而,其中的第三枚,藏有者相当少,成为收藏者的渴求。 让人费解的是,这套券虽然按序编着中文大号,但是从武汉邮政发布来看,又不是出自同一编行小号,这样看来也许还不一定是6枚套,而是更多枚或多套?可能是没有再行发布的机会了?------这些只有天知道了。 免费券也按这个思路在推出,多了一个元代的青花四爱图梅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