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4|回复: 3

14、在去察隅的路上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35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044
发表于 2009-4-15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在去察隅的路上

http://blog.sina.com.cn/lsh5188a

 

3点多钟,到了八宿县城白玛,可以看到内地援建的工程很多,某某学校新楼很高地耸在路边,非常刺眼,显然缺乏整体规划设计,不能一有钱就盖高楼大厦,还要考虑怎样让小城更美、更有个性。

八宿,“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啊,比内地村庄还小的县城没看见勇士,倒有很多美女,这里的藏族妇女头上鹅疱似地绾着珠玉,很可爱。展示了我们不可思议的民族服饰。康巴地区有一首民谣,分别唱出四个地方的服饰特点。歌的前半句都是“我虽不是某某人,某某装饰我知道”:

“……德格装饰要我说,头顶珊瑚宝光耀。

……康定装饰要我说,红丝发辫头上抛。

……理塘装饰要我说,大小银盘头上套。

……巴塘装饰要我说,银丝须子额上交。”

对我的拍照有的回避,有的还配合。在这里盖了个邮戳,算是到此一游了。出县城的牌楼,上面有武汉钢铁公司援建的字样。附近的厕所里有小孩的涂鸦,藏文的,看不懂。

出城不久,就看见磕长头的了,朝着拉萨的方向。多是女的,穿戴很到位,有木拖鞋似的手板和牛皮肚兜,避免手和衣服直接挨着地面。不管怎么说,像这样走三步磕一长头的机械动作,是相当消耗体力的,就这样到拉萨,不知要多少天。不过,他们组织得很好,有人拖着行李紧随其后,找个合适的地方还可以休息,吃糌粑,喝酥油茶。每到一地,除了路人施舍,当地人藏胞也会资助一点吧。不然怎能坚持。

拍照后,顺手给了她一包巧克力。

很多人看到磕长头都非常震撼,有人说青藏高原是用胸膛行走的高原,指的就是这种特有的藏式礼仪。这不仅要体力,更要精神的力量。当然,不排除有人把这作为乞讨的方式,纵然如此,也无可厚非。

雪山在上,草甸在下。上下之间,永远的牛羊。

我们的心情因阳光而阳光,因阴沉而阴沉。抛弃山峰,又驰进山峰。

标哥说前面是岩崩多发地段,以至于靠山路上修起一道桥隧,就像给头顶戴上钢盔。驰过时,仰头看山,摇摇欲坠,岩崩不岩崩全看它的心情了。

最后的垭口仅通一路,右边是神山,纵横着不少经幡,跟树交织难分,跟树一起吟唱。也许因为岩崩而留下惨痛者的祈福,也许与此无关。

前面天地广阔,标哥说,时候还早,我们先去看然乌湖,然后再歇镇上。这是明智的抉择。

然乌湖在318国道边,但然乌湖的美不在公路边,而是要离开国道往南沿土路进入来古村才能欣赏美丽景观。

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发源地。北面是一座长列雪山,众多的冰川从山上一直延伸到湖中,湖面海拔3800多米,小岛长满云杉,与雪山遥相呼应,有着童话般的美丽。距离县城扎木镇129公里的然乌镇,是川藏公路拐进察隅的唯一通道,从地图上看,往右是进入察隅谷地的隘口。

察隅跟印度接壤,一直是领土争议地区。(1913年,中印西姆拉会议上,英国提出把中国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区划为“内外藏”两部分,以前藏和后藏为中心的西藏地区和西康西部地区称为“外藏”,享有完全的自治。以包括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称为“内藏”,收“中藏共管”。1914年,麦克马洪换取了西藏方面对印藏分界的承认,这条私自划定的红线西自不丹边境,向东伸延到察隅,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划归英属印度。)

1951年印度军队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和喜马拉雅之麓的中国领土。1954年,印军又越过两国传统习惯线,占领了中段和西段的广大地区。1959年,印军又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地方。1962年,印度向我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我军发动了自卫反击。第一阶段歼灭了侵占克朗地区的印军,直取达旺。第二阶段进驻西山口、邦迪拉和瓦弄等地,追击到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里米金和梅楚卡一线,逼近了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一个多月的战争以后,中国军队撤至原来的实际控制线以内。

战争让人热血沸腾。那是我的第一个本命年发生的事,在内地闻知,并看过印度是反华包围圈重要一环的示意图。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中国的疆土,被沙俄侵占最多,但绝不能被印度侵占,要谈打仗,印度是小儿科。除非我们愿意割让,像对缅甸,我们就让出了玉石宝地密支那。

想起这些,是因为我打算去印度,有必要认识这段历史。

靓哥说,你看如玉河、雅鲁藏布、察隅河之间空空的,没有标出地名,说明这可能是中印争议地区,有10万平方公里哩。

像他这个年纪,就应该去打仗,为神圣国土而战。

我就不行了,只能向边境走得更近些,更感知领土的纯洁和美丽。走向察隅之路,感觉这里真是西藏的江南,青稞黄澄澄,湖水清幽幽,有高原水乡之美。在这里可看到规模巨大的冰川围绕来古村的一座座雪峰。湖边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灌木丛林,进入来古村后看到千奇百怪巨大冰挂冰川和冰碛物,附近有几座海拔6000多米左右的未登山。

可惜是阴雨天,湖边烂泥难以走近,湖水缺少光影变化,不解然乌之原意。回来时,我要求步行,走一走察隅公路,看一看藏民田庄。大约一公里多路,我在诗意地漫步,涌动过去农村生活时的情绪记忆。虽然方向不同,不能深入察隅的田地和村庄,不以为憾。以后有机会连墨脱一并扫荡。

真的,独行的我当时精神昂扬,西斜的阳光可能洒在我的脸上。

野地放养的藏猪、不会咬人的狗、跟内地相似的乌鸦,一一出现在眼前。最感兴趣的是那骑摩托而来的藏民,我向他们招手致敬。

玛尼堆告诉我,这是藏民的世袭之地,他们的生活,就是疆域属我的见证。

知道标哥在车上等得不耐烦,其实他们不等更好,我就走到然乌镇。既然他们远远地等着,我也就加快脚步。

武钢援建的牌楼,是八宿和察隅的分界线吗。作为曾经的武钢人,看到这一排字倍感亲切。

想起2004年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时,我想在博乐市报社义务工作一段时间,以体验生活。现在,我仍羡慕援藏的生活,可惜天不假年。

坐在车上的驴友们,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谢谢你们没表达出怨怼。

然乌镇完全是为旅游而兴,没有原始居民。镇上多是游客,而且不少老外。“茶马古道滇藏行”一行也在此下榻,都在一个餐厅吃饭。

我一贯的思路是先去逛景,等天黑了再吃饭。因为黑夜漫长,有的是吃饭时间,而太阳下山是很快的。

跟我想法一样的人们沿着镇外湖边的青稞地寻找风景,这是素不相识的人,然而是情投意合的男人和女人。我只身行走,并没有特别的发现,只是实现一种心愿。

在湖边漫步的广东人有人大叫起来,快看。

远处的雪山之巅,可以很小地看见密密点点的鸟群在飞,那是鹰隼在归巢前盘旋和噪叫,十分神奇。这可能是然乌的寻常现象,在我们眼里仿佛天国之一幕。    不畏寒冷的鸟们,没有高反的鸟们,在极限处舞蹈歌唱的鸟们啊。“神鹰啊,神鹰啊……”容中尔甲在唱。我一直不喜欢容中尔甲,藏族没什么好的男歌手,女的倒比比皆是。

路边的溪流里躺着很多“红牛”易拉罐,不知为什么这里没人捡破烂。

吃饭时,广东人的三两桌很热闹,可能有人对伙食不满,漂亮女领队表示到波密一定要吃烤全羊,多贵也无所谓。一桌老外结账时可能因价格问题与老板发生争执,导游或翻译从中斡旋。这都是趣味,而我们这桌平平淡淡,吃完了就回房间。

我还得到处转转,镇上没有路灯,找到一家卫生院敲门没人应,去一间小卖部问在打台球的藏民,都没有安眠药,也没有我想得到的东西。

相信许多人在这里都会无聊,除非他们能自我调剂——那些老外们关门就不想出来。我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些涂鸦,头像速写倒是不错,文字却极粗劣,可能宣泄无聊的心情吧。

“来自海口的害虫

我们自驾了3台车从海口—拉萨—阿里—新疆—

现在此用餐刚点完菜有人上WC有人打电话有人放屁有人拉尿拉屎很想吃海口的抱罗粉我们车有点问题当你们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已经在雪山上堆车呢如果你们上山遇见我们别忘了给我们带大便纸我们不想用树叶要环保‘大便向东流啊拉不出来一声吼该用手扣用手扣’”

在夹板墙上的书者无聊,在此时看得津津有味者更无聊。

“我喜欢然乌更喜欢尼洋河所有西藏的额都喜欢西藏是我家

西南交大艺传MM  060816

都是些前辈呀。

最为杰出的是男女厕所的人像速写,用炭笔在白墙上勾勒出高大的男人和性别特征突出的女人,出手不凡,引人遐思。

无趣地回到旅舍。这是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子,楼板踩得嗞嗞响。推开木窗,便是湖边的青稞地。一条腿站床上,一条腿跨窗上,朝外浇肥倒是很酷。这层楼只有一个公用卫生间,谁去那里排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7949

回帖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18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15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57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779
发表于 2009-4-15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468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44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15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2 08:36 , Processed in 0.0533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