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9|回复: 7

云台山随笔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2

回帖

23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43
发表于 2009-5-7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台山随笔

平生喜欢游山玩水,虽然自己的工作特别忙,但还是尽可能的利用一些时间和机会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饱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和壮观,享受沐浴在山水之间的自由和惬意。

曾经在泰山,武当山,庐山,天柱山,桐柏山,碴岈山等大大小小群山崎岖的山路上挥洒过汗水;曾经在北戴河,大连,蓬莱的渤海,威海,青岛的黄海,海南三亚和博獒的南海,上海的东海,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搏击风浪;曾经徜徉在古老的徽州古道上,寻找着历史的沧桑;曾经流连在英雄的桐柏山前,耳边回响起《小花》的插曲;曾经,曾经……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的衰老,慢慢的把游玩的重点从“山”转到“水”了。对“山”的喜爱,逐渐转为对“水”的眷顾了。

尽管这样,可有时候还是由不得自己,这不?单位组织大家出去休闲,去的地方又是山——河南的云台山。

经过8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境内的云台山。这次旅程安排了2个重点景区:红石峡 ,茱萸峰。

上午我们首先来到红石峡游览,红石峡景色壮观,游人如织,整个峡谷2公里长,数以万计的游人排队蠕蠕前行,尽管这里的风景令人迷醉,但索然无味,游兴大减。

下午,我们再驱车前往茱萸峰。茱萸峰,相传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经过此处,其间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峰因而得名。导游说,汽车可以到我们送到海拔1000处,茱萸峰高1300,我们还需要登300的高度。随行的同伴问我,这个高度大概怎么样?我说,算3一层楼。300,就是要爬300层楼那样高吧?

换作几年前,这样的山峰对我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可现在毕竟不能够和当年同日而语。随行的好多同伴都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了;我犹豫了半天,决定还是登顶。

全程的前三分之一叫人难以承受,全部都是石阶,又高又陡,还没有一会,就开始感到呼吸急促,腿脚酸痛了,咬牙坚持,终于来到了“憩亭”。看见身边气喘吁吁的人们,看见那高耸天边的山颠,顿时心生退意,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可看见路标上写着“药王洞  300M  ”,“茱萸峰  1000M”的字样,似乎有燃起了希望。心想,不就是300吗?该有多远,该有多难?再往前走走吧,实在不行,到了“药王洞”再转头下山。

全程的中间一段路程,似乎相对平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往上,往上。站在“药王洞”前面,抬头一看,顶峰就在自己头上,似乎伸手可及,于是,又让自己产生继续登顶的念头来。呵呵!

最后的三分之一就太陡峭了,看见好多攀登的女士,也不顾及所谓的形象了,把两手都利用上了,可谓真正的“爬山”。

终于,艰难的登上了位于茱萸峰顶的真帝大殿。此时此刻,极目远眺,四周辽阔,一望无边,环视周围,似乎所有的山头都在向自己朝拜,哈哈!再一次领略到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这次登临茱萸峰,让自己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凡事都有个“力“和”志“,光有“力”没有“志”不行,光有“志”没有“力”也不行,这样的二者,还可以相互补充。就拿我这次来说,尽管我的“力”已经出现问题了,但我的“志”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力”的不足,所以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

在我们同行的人数中,登临茱萸缝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而我,又是这三分之一中年龄最大的。下山后,在大家羡慕的目光和赞赏的言语中,我陶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7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214
发表于 2009-5-7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想到做了沙发,也曾经写过一篇去那里旅游的文章,附上

去过河南云台山、青天河的人无不感叹,山之雄伟而秀丽,水之文静而碧绿。这里的风景秀美自不必说,许多旅游爱好者回来已经进行了连篇累牍地称赞,倒是这次去后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我心里感到舒服了许多。

一直以来尤其是这几年,笔者都为自己是河南人而惭愧而羞渐,有时这种情绪导致笔者不敢承认自己是河南人,好象怕人家看到笔者脸上有“骗子”的标签一样。有时心中的郁闷或者是块垒如山一样压得笔者喘不过气来,作为河南人,笔者不明白,河南人怎么就成了“妖魔”的化身呢?河南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素以古都数量之多而著称: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也曾涌现出思想家老子、庄子,科学家张衡,文学家韩愈,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名载入青史的杰出人物,什么地方象河南一样是用历史堆积起来的大山呢?

为了确保自己在旅游中的好心情,出发前,面对满车的同事和见多识广的导游,笔者首先声明“我是河南人,请大家不要讲河南人的坏话”。一直以来,报刊杂志也好,电视媒体也罢,还是在民众眼中,河南人基本上是坑蒙诈骗、小偷小摸、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且有人曾经专门在笔者面前说起关于河南人的顺口溜,什么全国人民十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还说河南人民将为中国做三件大事和三件小事”等等来说明河南人就是骗子、就是喜欢作假搞浮夸。在笔者的心中,一直有个结:什么时候河南人的形象能改变呢?自己曾在河南焦作上学。在三年求学中,焦作给笔者的印象是“黑色印象”:灰暗的天空下,黑色的煤山,黑乎乎的煤矿工人,撒满煤灰的道路和建筑。因此,在那里三年里那座城市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的印象。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笔者很快发现自己以过去的眼光看今日的焦作是无知的,以现在某些人的心态看河南人是错误的。三天时间虽然是走马观花,焦作的风景却给了笔者一个完全的“绿色印象”。这里泉、瀑、峡相依,青山与碧水映衬。阳光是清澈的,空气是甜的。除了偶尔的几声鸟叫和风吹响树叶的声音外就只剩下了宁静。到处都是那种鲜嫩的葱绿色,就好像是被蕴染开的水彩随着山坡起伏跌宕。每一条水流都是一句诗,每一座山峰都是一幅画,每一挂飞瀑都是一个梦。笔者完全被这山水交融的魅力征服了。

更让笔者惊奇的是这里的人,是河南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热情质朴。在车上,导游介绍起河南的古今历史如数家珍,让笔者更感趣的是河南人。河南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在全国都产生很大影响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比如作为公安局长楷模的任长霞,其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身体力行,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2001年,河南人张宪礼因抢救落水儿童而溺死在三门峡;在温州的河南籍打工者李学生为救两个孩子而命丧车轮之下……作为河南人我感到惭愧,除了任长霞居然对其他人物一无所知!更让我感动的是我出去拜见同学发生的一幕,出门前同行的人一再嘱咐:先问车价,讲好再上车,别让人骗了去。上车后准备以计而行,忽然看到出租车前亮起了红色数字的计价器,就不想再问,看看司机到底如何?从住的宾馆到同学家好像很远,出租车拐了好几个弯,坏了!我在心里暗按叫苦。到了同学家门前,出租车司机很礼貌地说“7元,包括起步价6元、多行一里1元”。看着我有些惊奇的眼神,司机笑着说“我们完全按照规定收,绝对不会多收”,边说边帮我把水果之类的拿下来。

此外,还有在旅游中买东西河南人并不赖人的细节、对环境爱护的举动等等,让我对河南人有了全新的印象。在与大家一起感受着河南的好山好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从此再也不避讳说自己是河南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主题

481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02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7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流星,这个坛子河南老乡很多嘛,俺就是一个。

 云台山去过两次,呆得时间都不长,没有象沧海一样登茱萸峰,遗憾哦。

追随你的背影走在路上 有一天我也将成为背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9

回帖

27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45
发表于 2009-5-7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河南南阳的宝天漫,那里也很美!河南也是中国的河山.
艺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668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7533
发表于 2009-5-7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说河南人如何如何的,但我认识的河南人都是好人。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所以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QQ172439456,手机15897802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2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409
发表于 2009-5-7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颗流星:

 一直以来尤其是这几年,笔者都为自己是河南人而惭愧而羞渐,有时这种情绪导致笔者不敢承认自己是河南人,好象怕人家看到笔者脸上有“骗子”的标签一样。

同为河南人,我从来没这种想法。每次都是很大方自然地说自己是河南人!

小小的草,也有风吹不倒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5-7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08年4月,自驾在河南(主要在河南)走了一圈,行前还很担心,不敢确认在河南自驾是否安全,让朋友预先准备好了所去之处的公安、国安的领导手机号码,以备万一。

仰韶遗址-仰韶大峡谷-三门峡水库-壶口瀑布-小浪底水电站-王屋山-云台山-红旗渠-安阳殷墟-少林寺-伏牛山之石人山-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南阳卧龙岗等等。

一圈转下来,中原大地,历史深厚。所见所闻,心之所得,非三言两语能叙。另外深为河南人之淳朴感动,在“中原万里行”帖子(不在路网上)中专门说了此事-河南好。

在路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过了一点点殷墟甲骨文而已。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898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536
发表于 2009-5-7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焚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8 20:54 , Processed in 0.0493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